“渚闹渔歌响,风和角粽香”,这是我国唐代诗人姚合描写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,到处飘散着粽子清香的情景。
端午,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,阴阳转换的日子,是我国民间防疫祛病、避瘟驱毒、谋求健康长寿的重要佳节。民间盛行的诸多端午风俗,都与中医药有着密切的关联,例如佩香囊、插艾、摆菖蒲、喝雄黄酒、吃粽子等。其中,粽子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。
多吃粽子不如会吃粽子
端午节适当地吃点粽子,可以增加节日其乐融融的气氛,但吃粽子“吃出”不舒服的,也不在少数。所以,这几个吃粽子的注意事项,要记好啦!
1.粽子配茶,解腻、助消化
豆沙、枣泥等特别甜的粽子,可以搭配薄荷茶、绿叶茶,快速解腻。
油腻的肉粽、咸粽,可以搭配普洱茶、菊花茶、山楂茶等,以助消化。
2.合理选择,适量食用
粽子热量高、糖分高,过多食用无益于健康,尤其是这几类人要挑选食用:
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动脉硬化等患者,要避免食用肉粽、豆沙粽等含脂量较高的粽子;
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病人,应挑选清淡、不含肉的粽子;
胃病患者更要注意,一是少吃,二是不吃冷粽子。
藏在粽子里的养生学问
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粽子能清热除烦、益气生津、通利小便、助脾开胃、养血安神。粽子从粽叶到食材,都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好东西,好吃的同时,兼有预防疾病的作用。
现在市面上的粽子品类琳琅满目,可分为素粽、荤粽、药粽三种,但粽子的做法均以粽叶包裹糯米为主。
中医认为,糯米性温、味甘,入肺、脾经,可以温补脾胃,补中益气,同时还有一定收敛止汗的作用。《本草经疏》说,糯米可以“补脾胃、益肺气之谷。脾胃得利,则中白温,大便亦坚实;温能养气,气顺则身自多热,脾肺虚寒者宜之。”端午天气炎热,容易引起人食欲不佳,久伤脾胃,糯米可以促进食欲,同时还能止汗,避免出汗过多伤津。
而粽叶作为粽子的“外衣”,除了天然包装、美观的作用,还具有养生价值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粽叶具有清热止血、解毒消肿、治吐血、下血、小便不利、痈肿等功效。粽叶的材料通常为芦叶、竹叶或者荷叶,不仅能将绿叶的清香之气渗透进糯米之中以加强口感,同时还能起到清热生津、和胃化湿的作用,中和了糯米的黏腻碍胃之性。粽叶与糯米相配可谓相得益彰。
此外,粽子当中的辅料也不是单纯起到改善口感的作用,还能弥补糯米营养单一的不足。如红枣、红豆沙有补血安神之效;蛋黄、肉类属于“血肉有情之品”,可以益气养血等。
由此可见,一个小小的粽子就包含了中医“君臣佐使”“和谐统一”的思想,难怪老百姓称粽子为“药膳”。
粽子由来久远,相信大家都听过粽子是祭祀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制作的传说。但一开始,粽子可不“长”这样。
春秋时期,人们用菰叶将黍米包成牛角状,称“角黍”,或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“筒粽”;魏晋时期,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成为端午节习俗,原料在糯米之外加了中药益智仁;宋代时,人们在粽子里加果品;到了明代,开始出现以牛肉、猪肉和火腿等为馅料的肉粽,包裹叶也从菰叶变为箬叶和芦苇叶。最后,才渐渐发展特定的端午节令食品。
现在,市场上的粽子种类五花八门,甚至还有加入巧克力、奶油等“中西合璧”的粽子。但是,无论是哪种粽子,都不能贪食哦!
“九子粽香仙醴熟,共瞻宸极祝千春”,祝大家端午安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