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语:“红伞伞,白杆杆,吃完一起躺板板……”这是去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,但在这种调侃的背后,反映出的是食用有毒野生菌的高中毒率和高致死率。据云南省疾控中心初步统计,2021年云南省因食用野生菌发生中毒事件600余起,导致2000多人中毒,20多人死亡。
随着雨季的来临,野生菌不断上市,人们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,野生菌中毒病例也经常发生,尤其是群体性食物中毒,轻则出现腹痛、腹泻、恶心呕吐、幻觉幻视等,病情危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衰竭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不负美食的同时,更加重要的是不能忽视食品安全。
采购、食用野生菌应注意
1.不要采购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,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。食用野生菌不要杂,最好每次食用同一种野生菌。
2.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,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。
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,烹调时,最好把菌子在沸水中煮沸5-10分钟,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,然后再炒食,把毒性减低,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。
3.去市场买菌时,最好买当地群众常食用的,未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,买来后应炒熟、炒透后再吃。
4.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或尽量少喝酒。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,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毒素引起中毒。因此,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。
5.以往民众会通过用大蒜和野生菌混炒,来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,如果大蒜的颜色不变色就证明是无毒,但这种方法是不科学、不可取的。
有毒野生菌辨别常见误区
1.鲜艳的蘑菇有毒,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。
错!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。鸡油菌、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,美味可食;而灰花纹鹅膏、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,其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。
2.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,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。
错!大部分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,有的有毒,有的可食。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生长在粪便上,如盔孢伞和花褶伞中一些有毒种类;但是鹅膏、口蘑、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长在松林中。
3.蘑菇跟银器、生姜、大米、生葱一起煮,液体变黑有毒,颜色不变则无毒。
错!蘑菇毒素不能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,也就不能产生颜色变化。如鹅膏毒素就不能发生颜色反应。
4.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。
错!有的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,但是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,有乳汁分泌,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,它们不仅没有毒,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,如多汁乳菇(俗称奶浆菌)。
5.生蛆、生虫的蘑菇没有毒。
错!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生蛆、生虫。
高风险、高致命
有毒野生菌
1.致命鹅膏被称为“蘑界”的头号毒王,有以下几点特征的菌子一定不要食用:
(1)头上戴帽(菌盖)
(2)腰间系裙(菌环)
(3)脚上穿鞋(菌托)
来源于云南疾控
2.俗称“火炭菌”的亚稀褶红菇,一旦中毒,病情往往危重,不可食用。
来源于云南疾控
野生菌中毒后如何自救
食用野生菌中毒后,如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幻视等中毒症状,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,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:
(1)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;
(2)在等待医院救护车时,可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,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,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,以减少毒素吸收;
(3)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,补充丢失的体液,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;
(4)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,防止窒息;
(5)若有条件者,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