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皮作为一味理气、健胃、化痰的常用中药,大家并不陌生,不论是泡茶或煲汤,它都能胜任,民间更是有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的说法!
吃陈皮的五大好处
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橘皮,苦能泻能燥,辛能散,温能和。其治百病,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,同补药则补,同泻药则泻,同升药则升,同降药则降。”这是对陈皮功用、药理的高度概括。
1、止咳化痰
陈皮能够理气、化痰,非常适合湿痰、寒痰咳嗽者。(出现咳嗽、痰多、舌苔白腻、胸闷、不思饮食等症状。)
患有支气管炎的人,也可试试用陈皮煮水喝。因为陈皮中的柠檬烯,能够刺激支气管,使腺体分泌增多,从而达到化痰作用。
可取陈皮5克,加两杯水煎汤,然后放少量姜末、红糖,趁热服用;也可取鲜橘皮适量,切碎后用开水冲泡,加入白糖代茶饮,即有化痰止咳之功效。
2、健脾燥湿
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陈皮能够健脾、燥湿。
现代药理学也指出,陈皮含有挥发油、橙皮甙、维生素B、维生素C等成分,适合胃部胀满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情况。
3、保肝益胃
研究表明,陈皮主要含黄酮类、生物碱类、柠檬苦素类、挥发油类和微量元素等成分,现代药理研究陈皮具有抗氧化、降脂、抗炎、保肝等作用。
陈皮的苦味物质是以柠檬苷和苦味素为代表的“类柠檬苦素”,这种类柠檬苦素味平和,易溶解于水,有助于食物的消化。
4、补气安神
芸香科特有的挥发油气味有助眠功效,适合于气虚失眠患者。可以放几片陈皮在床头柜作为香薰使用,或者用陈皮做成枕芯,有助于改善睡眠。
5、防止晕车
陈皮还能防治晕动病,即乘车(船)前1小时,每隔20分钟含服1片,溶解后吞下;车(船)开动后每隔10分钟含服1片,溶解后吞下即可起作用。
陈皮怎么吃
▶ 代茶饮
陈皮山楂茶——祛斑助消化
孩子消化不良,家长不妨试试用山楂陈皮给孩子熬汤喝。
山楂、陈皮有消积食的作用,熬汤或煮水喝最适合消化不良的小孩。
此外,女性长黄褐斑,多因有烦心之事导致肝气受损,气机郁结。山楂有消食健胃、活血化淤的作用;陈皮能祛湿健脾、化痰解肝郁。
【做法】用山楂、陈皮加水煮沸后去渣,晾凉,调入蜂蜜饮用。
陈皮普洱茶——解腻助消化
我国用陈皮配茶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,“茶圣”陆羽在《茶经》中就提到过“加入橘皮煮茶”。
普洱茶经过发酵,会产生许多有益于身体消化的微生物,如黑曲霉、棒曲霉以及酵母等。再加上陈皮,能够消脂解腻、促进消化。
陈皮姜糖水——祛风寒治感冒
本药茶具有宽胸理气、温胃祛寒的功效。适合于风寒感冒、咳嗽痰少,胃寒腹胀、胃口不开的人群饮用。
【材料】陈皮丝3克,姜丝少许,红糖适量。
【做法】将陈皮丝与姜丝一起放入玻璃杯中,冲入开水,等待5分钟,加入适量红糖调味,即可品饮。
陈皮荷叶茶——有助减肥
本药茶具有健脾化湿、开胃消食、降脂减肥的功效。适合于脾虚食少、消化不良、体型肥胖、血脂较高的人群饮用。
【材料】陈皮丝3克,干荷叶1克,干山楂3片,蜂蜜适量。
【做法】将陈皮丝、干荷叶、干山楂片放入杯中,冲入适量开水,等待5分钟,可加入适量蜂蜜调味,即可品饮。
▶ 烹药膳
陈皮乌鸡汤——滋补气血
本补汤具有滋补气血、调气解郁的功效。适合于气血亏虚、神疲乏力、胸闷胁胀的人群食用。
【材料】乌鸡240克,陈皮9克,大枣9枚,生姜6片,食盐适量。
【做法】
1、陈皮泡开,洗净,切丝备用。
2、乌鸡洗净,切块,放入盛有清水的锅内,大火烧开,撇去浮沫。
3、放入陈皮、大枣和姜片,小火煮1小时,加食盐调味。
陈皮酥鸡——健脾燥湿
本药膳具有温中益气、燥湿健脾的功效。适合于胸腹胀满、不思饮食、恶心呕吐的人群食用。
【材料】陈皮15克,小公鸡1只,卤汁、葱、姜、椒、糖、味精、盐各适量。
【做法】
1、将公鸡宰杀、去毛及内脏,洗净。
2、将鸡肉放入锅中,加入切碎的陈皮、葱、姜、椒、盐等,煮至鸡六成熟时,捞出放凉。
3、再将鸡、卤汁放入锅内,用文火煮至鸡熟,取出。
4、将卤汁加糖、味精、食盐等,用武火收浓汤汁涂抹在鸡皮上,余汁倒出不用。
5、锅中放植物油烧至九成热时,先将余下的陈皮下锅炸酥,再将鸡反复用炸陈皮的油淋烫,至鸡皮呈红亮色时取出再抹上麻油,斩成块状即成。
陈皮杏仁粥——止咳通便
本药粥具有化痰理气、利肺润肠的功效。适合咳嗽有痰、胸闷不舒、大便偏干的人。
【材料】陈皮9克,杏仁6克,粳米150克,冰糖适量。
【做法】
1、陈皮洗净,切丝;杏仁洗净,捣碎备用。
2、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水煮粥。
3、粥将成时,加入陈皮丝、杏仁末搅拌均匀,再煮5分钟即可。
食用陈皮,需注意两点
1、自制陈皮不可行
很多人以为,把吃橘子剥下来的皮晒干,就能代替陈皮。这其实是个误区,吃不对反伤身。
药用陈皮,在橘子的品种、制作工艺和保存上,都有很严格的要求。所以陈皮最好在正规中药房购买,就不要自己在家制作啦。
2、这些人群不宜食用
胃热的人:常伴有舌苔黄腻、爱吃冷食、胃痛拒按等。
热咳的人:咳嗽、气喘时带有黄白色的痰。
阴虚或气虚的人:失眠多梦、同时伴有咽喉干涩。
版权声明
本文选自养生中国,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